房子一磚一瓦的蓋起來
現在的高樓大廈鋼筋水泥
早就忘記古早紅褐色的磚頭
傳統產業漸漸的沒落
所幸結合觀光與文創多元發展
不管是傳承還是創新
延續歷史讓後代瞭解
磚瓦曾在台灣建築史上的地位阿~
(摘錄自遇火重生-台灣瓦窯曙光再現)
民國五十年代,是高雄縣大樹鄉瓦窯業最鼎盛的時期。包含三和瓦窯在內,大樹鄉境內,曾有高達三十家以上的窯廠,將近百座的龜窯,同時供應全島所需的磚瓦建材。
因為莫拉克颱風的侵襲
回家看到網路上文章傷心 舊鐵橋濕地
才知道毀壞的這麼嚴重
完全很難想像當時的慘狀
重建和復育這片大地的人,真的很感謝,辛苦了
非假日人不多
只有火車轟隆走過鐵橋的聲音
濕地上有許多綠樹植栽 蝴蝶飛過
三和瓦窯廠於1913年設立,原名「順安號瓦及煉瓦工廠」,再改名為「源順安製瓦工廠」,最後再更名為「三和瓦廠」,沿用至今,台灣現存二大生產傳統磚瓦的窯場之一。
(摘錄自遇火重生-台灣瓦窯曙光再現)
民國五十年代,是高雄縣大樹鄉瓦窯業最鼎盛的時期。包含三和瓦窯在內,大樹鄉境內,曾有高達三十家以上的窯廠,將近百座的龜窯,同時供應全島所需的磚瓦建材。
因為莫拉克颱風的侵襲
回家看到網路上文章傷心 舊鐵橋濕地
才知道毀壞的這麼嚴重
完全很難想像當時的慘狀
重建和復育這片大地的人,真的很感謝,辛苦了
只有火車轟隆走過鐵橋的聲音
濕地上有許多綠樹植栽 蝴蝶飛過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