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

[姊姊] 三不五時?

英文老師打來電訪
請她A-Z念一遍
姊姊回答的有點慢

於是,媽媽在幫她吹頭髮的時候說
你偶爾就自己複習一下A-Z
三不五時就念一下
這樣久了就會記住

姊姊: 甚麼是三不五時?

媽媽: 恩.....

就走三步的時候,或是五個小時後都要來念一遍A-Z阿

就這樣過了兩天後

媽媽越想越不對,上網查了..

參考台灣話的語源與理據(劉建仁著)

不時”的意義是時時、經常,台語也常用,叫 put-si´。
而在漢語成語裡,“三A五B”是常見的形式,如:三番五次、三差五錯、三環五扣、三年五載、三山五岳等。而這些四言成語的基本是番次、差錯、環扣、年載、山岳,經過加工之後成為“三A五B”的形式。
同樣道理,“不時”也可以加工成為“三不五時”。這可能就是台語“三不五時”的由來及理據。

(媽媽改進中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